我的购物车0

艺术资讯| 资讯播报|

雄深雅健 气正道大 │大匠之园白庚延艺术作品展在津隆重开幕

2018-11-17 20:43

image

开幕式现场合影

展览名称:大匠之园:白庚延艺术作品展

主办: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天津市美术家协会

承办: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

展览时间:2018年11月16日-12月10日

开幕式:2018年11月16日14:00

研讨会:2018年11月16日15:00

展览地点: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1F-5F

研讨会地点: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3F

开幕式现场致辞

image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何家英致辞

image

天津画院院长贾广健致辞

image

天津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孙杰致辞

image

天津市文联副主席、天津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王书平致辞

image

白庚延之子白鹏致辞

image

天津美术学院副院长郭振山主持开幕式

"大匠之园:白庚延艺术作品展"2018年11月16日14:00在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展览开幕式由天津美术学院副院长郭振山主持,天津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孙杰、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何家英、天津市文联副主席、天津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王书平、天津画院院长贾广健等分别致辞。

开幕式现场照片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白庚延先生(1940-2007)生前为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教授,是当代有重要影响的艺术家,在山水画和人物画创作上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接受媒体采访

image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天津美术学院教授何家英接受媒体采访。

image

天津画院院长、天津美术学院教授贾广健。

image

天津美术学院原院长邓国源。

image

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天津美术学院教授陈治。

image

天津市美术家协会秘书长李耀春。

image

天津美术学院教授杨德树。

image

天津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王书平。

image

天津美术学院教授赵栗晖。

image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王世利。

image

天津美术学院教授李旺。

image

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喻建十。

image

天津美术学院教授路洪明。

image

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刘文生。

image

天津美术馆馆长马驰。

image

天津美术学院教授何延喆。

作为中国传统绘画中最为独特的一种绘画样式,山水画是古代文人自我"修为"的一种方式。山水画从来就不是简单的绘画技艺,是"依仁游艺" 价值观的"视觉化"。公元五世纪时山水画家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说:"圣贤暎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神之所畅,孰有先焉。"宗炳此言说明了山水画具备了"超验"的意义。 当自我"修为"向现实题材转换时,社会环境、价值观的变化对山水画家的创作观念都会产生影响。有学者曾经讲过"近代山水画史"就是一部"观念史"。

开幕式现场签到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千余年来,山水画,这门最能体现中国人世界观的艺术,成为传承中国文化的特殊载体。山水画在发展的历史语境中形成了独特的语言系统,山水画的结构图式有着所依托的深层文化意蕴。

学术研讨会现场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作为山水画家的白庚延先生与其同代人一样,接受的是学院教育。后又随传统功力深厚、亦接受写生概念的山水画家王颂余先生学习山水画。从这次展览的作品中可以看到,白庚延先生八十年代中期前的艺术创作涉及人物画、山水画及连环画,其山水画创作与王颂余先生相似,是在写生的基础上以传统笔墨创作的山水画。进入九十年代以后,他的山水画逐渐"远离"传统山水画的影响。是受西方风景画影响的当代山水画?还是使用传统水墨材料绘制的风景画?这样的作品在中国山水画的谱系中价值何在?"今张绡素以远暎, 则昆阆之形, 可围于方寸之内,竖画三寸, 当千仞之高, 横墨数尺, 体百里之迥。"(宗炳《画山水序》)如此所言,如焦点透视的观察方法已被发现,可是千余年山水画史上我们没有看到基于这样观察方法创作的山水画作品。八十年代后期、尤其是晚年白庚延先生创作的一些海景、黄河等"大场景山水画"就是以固定的视点、使用水墨、宣纸绘制的有极强现场感的风景画,与传统山水画拉开了距离。白庚延先生的"新山水画"对中国山水画创作从观念到样式上推进了一步,从任何一个标准衡量都有其价值和意义。

作品赏析

image
image
image

作为教师的白庚延先生在学院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也同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七十年代末国家改革开放。从七十年代早期至八十年代中期,白庚延先生担任天津美术学院(天津艺术学院)中国画教研室的负责人,承上启下,为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教学体系的形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个阶段是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最为辉煌的时期,五十年代孙其峰先生等老一代人为中国画专业奠定的基础得到延续。老艺术家焕发青春,中年一代被压抑的创作激情得到释放;艺术创作之外,作为学院教师,投入巨大的精力、热情培养学生,使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的影响力持续至今。

image
image

艺术创作者是以作品感染观众。画面传达创作者自由挥洒的思绪,以此感染观者。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可以超越了生命的世俗羁绊,观照万物,与造物融洽,从悠游中感受万物的初始状态。强烈的情感、丰富的想像,形成审美与创造的统一。不是为"空洞"的概念图解,更不为愉悦感官,而是体味深藏客体"物"中的精神,神与物游,可谓"畅神"。白庚延先生的山水画艺术就是这样的"畅神"之作。

白庚延先生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白庚延先生是天津美术学院的骄傲,我们不会忘记白庚延先生为学院发展做出的贡献。

image

媒体支持

中国文化新闻网、搜狐、广东新闻网、上海新闻网、北京新闻网、山西新闻网、辽宁新闻网、湖北新闻网、山西新闻网、陕西新闻网、青海新闻网、宁夏新闻网、新疆新闻网、深圳新闻网、成都新闻网、广西新闻网、杭州新闻网、南京新闻网、南昌新闻网、长沙新闻网、郑州新闻网、沈阳新闻网、天津新闻网、山东时间网、福建时间网、上海时间网、重庆网、上海热线、环球文化网、中国文化网、中华文化网、国际文化网、网易、今日头条、中信网、北国网、重庆晨报网、伍佰艺书画网、猎狐、果果头条、世登网、东方都市网、我投稿、书画村、中国艺术之梦网、简书、360个人图书馆、今日早报、新华财经在线、企业家日报官网、焦点网视、乡村发展网、绍兴头条网、鲁中书画艺术网、中国经济舆情观察网、中国社会民生网、中国传媒联盟、都市新闻网、聚焦中国网、新华商网、半亩方塘艺术、美揽天下、中国艺海网、科技商报网、辉煌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