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梨花赛玉雪,写生平谷真情切;水木清华翰墨痴,只为心梦得渲泄。
在与梨花相约的时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专项课题黄淳波水墨高研班学员在黄淳波导师的带领下,驱车北京城东,来到梨花满谷、彻野盛开的平谷区玻璃台村实习写生。
山迴路转,玻璃台村俨然出现在眼前。极目四望,漫山遍野茂绽的梨花似海,芳香馥郁。师生融身其中,无不为这自然之大美所折服,产生心灵的震撼。醉心这遍野的梨花,学员们在惊叹之余,用自己的画笔在画板上不停地进行描摹勾勒,皴擦点染,俄倾,一幅幅洋溢着浓浓诗意的梨花美景呈现在每块画板上面,他们饱蘸着对春天的热爱,用手中画笔记录下这春天的姿彩。
“写生是对大自然美景的生动提炼,要以心灵感受为特点,多以有感随心的笔墨去营造一个浑然的世界。”黄淳波导师在学员写生时,用简约概括的语言阐述了其提倡的写生创作要领,巡视了每位学员的写生作品,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点评指导。在这里,学员深受万亩梨花圣境的感染,在接受黄淳波导师的细心指导后,他们不管是对生活,还是对艺术,都产生了重新的认识。
放眼梨花树下,师生的写和梨花的开相形溢彰。在写生过程中,学员和学员之间的交流、学员和导师之间的交流越发增强,既有对梨花美景的赞叹,又有对绘画技巧的交流,使学员既享受到了大自然带来的视觉盛宴,又掌握到了黄淳波导师传授的一些精妙的绘画技巧,在使他们绘画技术得到提高的同时,学会掌握神韵理趣,明白应该如何让所创作的作品更加贴近生活、高于生活。
此次写生,不仅让学员领略到大自然之纯美,而且也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涤。在提高了绘画技巧的同时,还让学员从中悟道:“艺术是一种修行,写生就是朝圣。”人间的美景是永远画不完的,人生和心灵永远是修行不尽的,要始终以朝圣之心寻觅自己的艺术之梦。
(文/中华教育书库编委会副总编 石庆友)
高研班师生采风所见
导师黄淳波先生此次写生习作展示